合肥市副市長江明談科技創新型試點市建設
記者:2004年11月,合肥市被國家科技部批準為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城市,據說也是國家批準的唯一一家科技創新試點城市,能否談一談這一名稱的來龍去脈?
江明:2004年7月21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和國家科技部在北京圍繞科技富民強省主題召開了會商會議?萍疾坎块L徐冠華、安徽省省長王金山發表了重要講話,并分別代表科技部和安徽省簽署了《科學技術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作會商制度議定書》,明確提出將合肥市作為科技創新型試點市。
合肥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市建設,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賦予合肥市的一項重大任務;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立足合肥科教資源和產業發展比較優勢,著眼于安徽省加快發展、奮力崛起大局作出的一項戰略決策;是合肥市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重大機遇。市各級政府、各部門和各企事業單位都要從戰略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市建設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市委、市政府的戰略決策上來,全力推進國家科技創新型城市試點工作。
記者:在建設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市工作中,合肥市制定的總體目標是什么?
江明:到2010年基本建成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和科技創新示范區,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城市科技創新能力和吸納國內外科技資源能力顯著提升,成為全國最具有科技創新活力的區域之一和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到2020年建成國際重要、國內一流的技術創新中心、知識創新中心、高層次人才聚集中心和創新型示范基地,成為國家科技創新型城市和國際著名的科學城。
記者:“十一五”期間,合肥市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科技自主創新方面有哪些新舉措?
江明:我們主要是推進知識創新體系建設,促進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增強合肥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能力。
首先要發揮合肥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區域創新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建設科學研究與高等教育有機結合的知識創新體系。引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圍繞地方經濟發展需求開展前瞻性基礎和應用研究,建立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產學研新機制。圍繞產業發展調整專業設置,面向企業進行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同時也鼓勵合肥市及外地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擔省、市重大科技計劃項目。
其次大力推動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支持大學科技園區、高校技術創新孵化服務網絡建設,采用專利許可、技術轉讓、技術入股等多種方式推進高校技術的開發應用。推進開發類科研院所向企業轉制,鼓勵科研院所與企業相互收購、兼并,以多種形式組建高新技術企業。支持以科研院所為主體的產學研一體化項目,重點支持物質科學研究院組建安徽循環經濟技術工程研究院,中國科技大學和38所研究所組建中電集團合肥中央研究院,中國建材集團節能型住宅產業化研究示范基地。扶持華東工程、水泥研究院、四創電子、科大訊飛、科大創新、工大高新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創辦的科技企業發展壯大。
記者:合肥市準備重點支持哪些國家高新技術工程?
江明:我們重點構筑核聚變戰略能源、大氣傳輸和遙感及環境光學、納米和微系統、城市和社會公共安全系統與防治技術、多因素大尺度環境污染機理與防治技術、可再生能源等國家戰略高技術創新基地。支持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熱核聚變超導托卡馬克裝置、同步輻射、強磁場等國家大科學工程及國家(合肥)高性能計算中心建設。我們還要爭取國家、省在合肥市新建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大科學工程。支持籌建電磁環境科學、茶葉生物化學與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推動跨學科領域的合作與交流,重點培育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基地和優勢學科領域。
記者:合肥市在企業的科技創新工作上有什么新思路?
江明:合肥市2006年5月制定了《合肥科技創新型企業培育計劃》,總體思路是緊緊圍繞“工業立市”和“合肥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市建設”的戰略部署,以創新為動力,以企業為主體,以應用為導向,以體制機制創新為突破,充分發揮企業作為創新主體和創新成果應用主體作用,增強企業自主創新的內在動力,著力打造一批在海內外有影響的科技創新型企業,突破一批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造就一大批高水平的創新型人才,培養一大批高層次的創新型企業家,創造一大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名牌產品。我們的目標是到2010年,建成科技創新型企業150家,其中形成年銷售收入超過1億元的100家,超10億元的50家,超100億元的10家,超500億元的1家。建立和完善省級工程研究中心20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0家,其中1家進入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2家進入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立和完善省級企業技術中心60家,其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6家以上。把合肥建設成為全國最具有科技創新活力的區域之一,成為科技創新型企業孵化園地和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記者:根據合肥區域產業發展的基礎、優勢和市場前景,你們準備重點發展哪些產業?
江明:合肥市重點做大做強八大支柱產業:汽車與工程機械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化工及橡膠輪胎制造業、新材料制造業、家用電器制造業、電子信息與軟件產業、生物技術與新醫藥產業、農副產品加工業。同時還要打造四大新興產業集群:語音技術產業集群、公共安全產業集群、智能交通產業集群、新能源與高效節能產業集群。
記者:合肥市政府建設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市的決策很有前瞻性,對合肥市的科技發展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很有促進作用,請介紹一下合肥市的經濟開發區的發展情況。
江明:合肥市目前有3個國家級開發區。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區是國務院批準的向亞太經合組織成員特別開放的科技工業園區之一,是科技部、商務部確定的首批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目前,區內的軟件園、生物醫藥園、民營科技園、大學科技園等園區經濟發展初具規模。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環境連續4年在中西部國家級開發區中排名第一,聯合利華、海爾、日立、佳統、正大、統一、可口可樂等一大批支柱產業項目建成投產后已取得了良好的業績。新站綜合開發試驗區為建設部城市綜合開發試驗區,安徽大市場、元一集團、安徽汽車城等一批潛力巨大的市場開發項目在區內迅速崛起。
我們正在大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二次創業”。進一步下放權利,理順高新區管理體制,賦予高新區更為靈活的自主規劃、開發、建設、管理權限。支持高新區拓展空間,爭取集中新區擴展20平方公里。引導高新區進一步創新體制、加大投入、強化服務,向專業化、高集成、大基地方向發展。大力發展電子信息及軟件、生物技術及新醫藥、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等主導產業,培育和發展一批技術水平一流、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高新技術企業,形成高新技術產業集群,使之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重要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到2010年,高新技術增加值達190億元。
記者:在政策保障方面有哪些具體做法?
江明:合肥市制定了《合肥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獎勵為發展合肥市科學技術事業、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人員。2005年度市政府決定授予張國良同志市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授予“系列移動微波數字電視傳感系統”等6項成果為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授予“總線多次復用型接口芯片”等14項成果為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授予“電梯平衡系數智能測試儀”等28項成果為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合肥市2006年5月10日還出臺了《合肥市科技創新專項基金管理辦法》,用于引導合肥市企業提升科技成果產業化及增強融資能力、加快培育科技創新型企業的資金?萍紕撔聦m椈鸬氖褂米裱瓝駜灧鰪、集中投入、?顚S玫脑瓌t。
為了合肥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市的建設,我們專門成立了科技創新型試點市建設顧問委員會,聘請一批國內外知名專家,對合肥科技創新試點市城市發展戰略及中長期規劃等重大決策進行咨詢和論證。每年舉辦創新型城市建設理論研討會,舉辦“中國合肥科技創新型城市論壇”,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來合肥研討城市創新發展模式。
記者:《科學時報》的讀者遍布國內外,大多是科研、高?萍既藛T和企業的科技人員。你可以對《科學時報》的讀者說點什么。
江明:合肥歷史悠久,名人輩出;地理區位獨特,交通優勢明顯;生態環境良好,社會秩序穩定;周邊腹地廣闊,市場潛力巨大;生產要素供給充裕,綜合商務成本較低。作為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勤勞睿智的合肥人民,開拓創新、奮發圖強,取得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成績。特別是自1993年以來,地區生產總值連續14年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綜合實力在中國百強城市排名中躍至第31位,被評為全國投資環境“50優”城市。至去年底,外商直接投資合同外資額和實際吸引額累計達到35億美元和21億美元,已有14家世界500強企業來合肥投資。2005年以來,我們堅持“發展為上,投資為本”新理念,緊抓招商引資第一要事,以拆除違法建設、提高機關行政效能為突破口,大力優化投資環境,全市上下形成了“凝心聚力謀發展、政通人和搞建設”的濃厚氛圍,努力把合肥打造成中部乃至全國審批環節最少、辦事效率最高的地區。
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們將堅持以做大合肥經濟總量、增強合肥綜合實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主線,以壯大工業經濟、強化縣域經濟為突破口,以加快科技創新型試點市建設為著力點,大力實施工業立市、縣域突破、創新推動、東向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推進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逐步把合肥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現代制造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現代服務業基地和獨具魅力的現代化濱湖城市,在安徽崛起中勇當先鋒、在中部崛起中爭先進位。
海納百川憑魚躍,門開萬里迎賓客。在這片蘊藏著無限商機、充滿著永久活力的熱土上,460萬勤勞務實、熱情好客的合肥人民,熱忱歡迎四海賓朋到合肥旅游觀光、投資創業。
|